日前,北京2022年冬奥会竞赛日程陆续释出,引发热议与期待。在此之前,超高清镜头下的选拔赛,就已让广大受众领略到冰雪运动与奥运健儿的风采。
冬奥会不光是一场竞技体育活动,更是推动技术应用发展的机遇。
创新设计场景,赛事转播“数智化”
基于5G+8K+云转播,冬奥赛事传播场景不断外延,更多高新技术植入赛事转播。
建场景、抠细节,智慧观赛融合自由视角、全息互动等,让观众与冰雪运动的物理距离越来越短。
智慧冬奥也少不了数字人的身影。2021年末,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个AI手语主播表示,“从北京冬奥会开始,我将全年无休用AI智慧为听障用户提供手语服务,让他们快捷的获取比赛资讯。”
个性化定制,全时空沉浸式体验
高新科技的使用,可以为广大观众带来更好的观赛体验。
借助技术,上线数字分身功能,通过面部捕捉、动作捕捉,体验真我与数字分身之间的实时映射,“身”临其境的虚拟冬奥之旅,自由地走进各冰雪项目。
1月7日,曾执导过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张艺谋再挑重担,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。
他在采访中提到:“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时长及演员规模较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大幅减少,但会用科技的力量让开幕式人少而不空,用科技和新的观念去表演”。
由此可见,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或有大量虚拟形象、全息等技术的应用和效果的呈现,这无疑也是对推动虚拟人、全息等产业商业化具有重要的指引和示范效应。
考虑到疫情防控的常态化,未来在大型运动会开幕式文艺演出、博物馆/科技馆/展览馆等展示领域,大量运用虚拟人、全息投影等技术会逐渐成为主流,线上虚拟社区也有望迎来用户时长的增量。
在江苏卫视的跨年演唱会上,虚拟人物邓丽君现身舞台,与歌手周深同台演绎《大鱼》、《小城故事》和《漫步人生路》,实现了跨时代的歌声配合。
从此前的多场跨年晚会,到即将到来的各地春晚、北京冬奥会等活动,虚拟人、全息技术大量涌现在人们眼前。
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,应用场景的丰富,这些技术的未来发展潜力无限。
高新技术为支点,视频多元交互,观赛体验充实……科技为擎,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“一起走向未来”。
全息技术,让科技融入生活。
盟云全息拥有国内先进的全息技术,通过裸眼3D全息投影可将产品活灵活现呈现在你面前,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全新多感官体验和冲击。
如有涉及第三方版权的问题,请联系删除,感谢!